渝水区民政局2014年度工作情况
1、落实各项民生政策,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水平
各项保障标准持续提升。城市低保标保障标准分别比上年提高了30元和20元。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标和分散供养标分别比上年提高了30元和40元;城镇“三无”特困群众供养标准比上年提高了100元。低保管理更加规范化。完善了城乡低保审批办法。开展了全区城乡低保专项治理活动,与车管、房产、社保、工商等部门紧密配合,对生活水平明显超出保障标准的对象进行重点清查,全年全区共清退不符合条件继续享受低保待遇的对象3654户,7163人。医疗救助工作逐步完善。修订了医疗救助制度,提高救助资金使用效率。全面推进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不断扩大重大医疗专项救助范围。进一步规范医疗救助程序,优化医疗救助管理服务手段。全年共救助大病医疗对象11234人次,发放救助金2022万元。
2、推进社区和社会组织建设,创新了社会管理
推行社区建设改革创新。区委区政府出台了《渝水区社区体制改革创新实施意见》,形成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三位一体”组织架构。规范推进行政审批事项进社区工作,探索网上办公一站式办结服务工作。完善了“12343”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设。全年解决北苑社区、丽景社区、望城社区三个社区的办公用房问题。开展社区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第一批打造了暨阳、盛德、电工厂、仙来湖、西街、魁星路、百花湖、龙州、钢丝厂九个标准化社区。全面启动第九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全区各级加强领导,统筹推进“两委”换届,全区181个村委会已有176个村委会完成换届选举, 38个居委会均已完成换届选举。积极参与全省和谐城区创建工作。渝水区被授予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推动社会组织工作创新。对全区社会组织进行了全面核查,全区各行业协会组织全部实行政社分开;坚持依法行政。开展志愿服务记录制度试点工作。在全省先期推进志愿服务登记制度,目前,已录入志愿者信息1000余条。
3、提升民政公共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福利服务需求
大力发展了基本养老服务事业。继续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试点工作。完成省级试点1个,市级试点3个,农村颐养之家试点10个。继续推行高龄老人生活补贴政策。全年发放高龄补贴金1436.19万元。加大了彩票营销力度。全年共销售电脑彩票251万元,即开票211万,完成全年彩票销售任务居全市首。创新了孤儿保障工作。区儿童福利院孤儿供养模式由传统的集中供养模式改为类家庭供养模式,并引入社会康复机构对孤残儿童开展康复训练。启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完成了与周边县区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工作。规范社会事务管理。加强婚姻登记机构规范化建设,渝水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今年被民政部授予了全国“3A”级婚姻登记窗口单位。打造了慈善救助新品牌。启动了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渝水社会福利基金,募集资金233万元,渝水区民政局被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授予“2014年度中国社区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4、提高优抚安置水平,服务了国防现代化建设
落实好各项优抚政策。抓好优抚对象解“三难”工作,进一步补充完善了渝水区烈士系统的登记录入工作、残疾军人换证工作、烈士证换发工作、烈士墓的修建工作。完成“32405、5042”等原福建135团部队部分退役人员的“炮击金门”参战登记和参战生活补助发放工作,认真做好退役士兵培训工作。全年分两次对全区2013年度的退役士兵进行了培训。积极与市、区人才管理有关单位联系,为退役士兵推荐工作300多人次。启动了新一轮双拥创建工作。完善双拥工作领导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努力形成“军地同创、军民参与、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5、夯实灾害应急体系建设,提高了应对自然灾害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
积极开展救灾工作。2014年,全区先后遭受不同程度的洪灾,受灾人口达46000人,死亡1人。农作物受灾面积99015亩,损坏及倒塌房屋140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3200多万元,农业直接经济损失 2500多万元。在抢险抗灾中,建立和完善了灾情信息快速收集和报告制度,开展防灾、查灾、核灾工作,对已倒房户和危房户进行妥善安置,建立灾情日报制度、24小时值班制度、领导带班制度、重大灾情2小时必报制度等,开通救灾热线。及时发放救灾款物总计 201 万元。推进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全区共确定恢复重建雪灾倒塌民房63户,明确了补助标准,落实责任制,确保灾民倒房恢复重建按期、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
6、加大移民扶贫扶持力度,保障了水库移民和贫困村村民生产生活
一是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加大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建设力度,全区13个省市级贫困村共安排13个整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实资金255万元,维修村组道路13处,14.5公里,排灌设施1处300米。完成了贫困户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全区共识别贫困户5760户11427人,并全面建立档案,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二是全面深化移民后期扶持。全年发放移民直补资金229.245万元。实施完工并验收移民后期扶持资金项目83个,项目资金716.24万元。申报并批复项目70个,项目资金694万元。三是积极创新移民扶贫项目预决算机制。探索引入中介服务机构,对项目申报效果进行评估,对项目工程量进行预算,对项目峻工验收进行决算,项目实施过程中参与质量监督,保障资金足额、有效、安全使用。